运输机是实现快速兵力部署的核心单位,其操作流程分为装载、飞行和卸载三个阶段。首先需要确保空军基地已建造运输机,且待运输的陆军部队位于基地外。选中陆军部队后点击进入按钮并选择空军基地,系统会自动将适配的兵种装载至运输机内。需坦克类兵种无法通过运输机空运,而步兵、轻型坦克等单位则可正常装载。
运输机的飞行距离与燃料储备直接相关,燃料越多可覆盖的航程越远。规划航线时需避开敌方防空火力密集区域,否则运输机可能被击落导致兵力损失。若航线必须经过危险区域,建议提前派遣战斗机护航或选择夜间飞行降低被发现概率。运输过程中无法中断或变更指令,因此起飞前需确认目的地坐标及周边安全状况。
卸载阶段需选择平坦且无敌方部队驻扎的着陆点,山地或水域无法空投。运输机降落时若遭遇敌方攻击,将被迫中断卸载并撤离。为确保成功率,可提前派遣侦察单位标记安全区域,或配合友军占领目标点。完成卸载后运输机可返回基地补充燃料,但需注意其耐久度较低,频繁执行任务会增加被伏击风险。
战术层面,运输机适合执行敌后突袭、紧急增援或资源点抢占等任务。优先运输高机动性单位如轻型坦克或反坦克炮,能快速形成局部战力优势。避免集中使用多架运输机同一航线,分散部署可降低被敌方防空系统一网打尽的可能性。同时需关注战场情报,及时调整运输计划以应对突发战局变化。
后勤管理同样关键,运输机消耗燃油和金属资源较多,需平衡生产与作战需求。建议在基地周边建设防御工事保护停机坪,防止敌方空袭摧毁运输编队。若运输任务失败,应立即评估剩余兵力并启动备用方案,例如改用海军运输或陆地行军补充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