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哪些角色需要优先培养的核心依据是角色的泛用性和当前环境下的强度表现。泛用性高的角色能够适应多种战斗场景,而强度高的角色则能在特定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通常来说,元素输出角色和物理输出角色都需要根据当前版本的主流配队进行选择,同时辅助角色的功能性也不容忽视。培养优先级一般遵循主C>辅助>副C的原则,确保资源集中投入在能带来最大收益的角色上。
角色的获取难度和培养成本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部分S级角色虽然强度出众,但获取和毕业成本较高,对于资源有限的玩家来说可能并非最优选择。相比之下,一些A级或SP角色通过活动或碎片兑换即可获取,且培养成本较低,在特定场景下表现优异,性价比更高。部分老牌强力角色虽然版本更迭强度有所下滑,但在特定天气或副本中依然有一战之力,这类角色也值得投入一定资源进行培养。
队伍搭配的合理性同样会影响角色的培养价值。一个完整的队伍通常需要包含输出、辅助和功能型角色,因此在培养角色时需要兼顾队伍的整体平衡。物理队需要优先培养能够提供脆弱效果的角色,而元素队则需要元素专辅的支持。如果某个角色能够填补队伍的关键空缺,即使其单项强度并非顶尖,也值得优先培养。部分角色具备跨体系辅助能力,这类角色的培养价值往往更高。
如果以深渊或战场等高难度玩法为主要目标,则需要严格按照强度梯队进行培养;如果更注重休闲体验,则可以选择手感优秀或符合个人审美的角色。需游戏环境会不断变化,角色的强度也可能随之波动,因此培养角色时应保持一定的灵活性,避免将资源过度集中在单一角色上。